量識
成語(Idiom):量識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g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能夠準確判斷和估量事物的價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量識是由“量”和“識”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傲俊敝笢y量、估量,表示對事物的衡量;“識”指認識、了解,表示對事物的認知。量識的基本含義是指能夠準確判斷和估量事物的價值,具備辨別是非、優劣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量識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具備辨別事物好壞的能力,能夠準確判斷和估量事物的價值。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和內在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平津侯列傳》。當時,趙國有位名叫平津侯的貴族,他擁有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石。有人向他推薦了一個買玉石的專家,希望能夠準確估量出玉石的價值。平津侯卻說:“我自己就是最好的量識。”他的意思是,自己對玉石的價值有著準確的判斷和估量能力。因此,后來人們用“量識”來形容具備準確判斷事物價值的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人的品行有著敏銳的量識,很少會被表面上的偽裝所蒙蔽。
2. 這位老師有著高超的量識,能夠準確判斷學生的能力和潛力。
3. 作為一個鑒定專家,他的量識是無可置疑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量識”這個成語與量杯和放大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用量杯來測量事物的價值,并用放大鏡來仔細觀察,以準確判斷和估量事物的價值。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判斷和估量相關的成語,如“審時度勢”、“明辨是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有量識,不要輕易相信別人說的話。
2. 初中生:量識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能力,我們應該努力培養自己的判斷能力。
3. 高中生:在高考備考過程中,我們需要有量識,準確判斷出哪些知識點是重點,哪些是次要的。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需要有量識,能夠準確判斷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
5. 成人: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有量識,能夠準確判斷市場和商機,做出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