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述
成語(Idiom):筆述(bǐ shù)
發音(Pronunciation):bǐ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筆來描述,以書寫表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筆述是指用筆來描述、描繪事物,以書寫的方式表達出來。它強調通過文字來傳遞信息和表達思想,使讀者或聽眾能夠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筆述常用于表達文章、作品、書籍等的寫作過程,也可以用于描述繪畫、創作、敘述等方面的活動。它可以形容文字的表達能力和描述的準確性,也可以用來贊美優秀的寫作和文學作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卷二十一·五帝本紀》中記載了一個關于筆述的故事。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徐福的人,他被派往海外探險,并帶回了一種能夠寫字的鵝毛。當時的人們對這種新奇的工具非常感興趣,紛紛使用它來記錄事件和表達思想。因此,筆述成為了描述文字表達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精彩的筆述使得讀者如同身臨其境。
2. 她的筆述能夠把復雜的問題簡單明了地表達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筆述”記憶為“用筆來描述”。可以通過想象自己用筆寫下各種事物、描述場景的情景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寫作和表達相關的成語,如“筆走龍蛇”、“文不加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用筆述下了我最喜歡的動物狗的特點。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要求我們用筆述一下我們的暑假見聞。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小說以精彩的筆述吸引了很多讀者。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在寫作課上,我們經常用筆述自己的思考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