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鷀杓
成語(Idiom):鸕鷀杓 (lú cí sháo)
發音(Pronunciation):lú cí sh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辭或文章不切實際,空洞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鸕鷀是一種水鳥,杓是指汲水的工具。鸕鷀杓比喻言辭或文章虛浮而空洞,缺乏實際內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寫作中,可以用來形容言辭虛浮、空洞的情況。比如,當聽到某人說了許多華麗的詞藻,但實際上沒有實質內容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形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官員,他寫的奏章總是華麗而空洞,沒有實際內容。有一天,他的上司看到他寫的奏章后,非常生氣,就拿起手中的鸕鷀杓敲打他的頭。從此以后,人們就用“鸕鷀杓”來形容言辭虛浮、空洞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充滿了鸕鷀杓,聽得大家都摸不著頭腦。
2. 這篇文章寫得太鸕鷀杓了,一點實質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鸕鷀杓”與虛浮的言辭相聯系,想象一個人拿著水杓在空中揮舞,卻沒有倒出一滴水來。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華而不實”、“浮光掠影”等,以豐富詞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文寫得太鸕鷀杓了,老師都看不懂。
2. 初中生:這個政治演講里充滿了鸕鷀杓,聽得我們都沒興趣。
3. 高中生:這篇文學評論太鸕鷀杓了,完全沒有深度分析。
4. 大學生:他的演講充滿了鸕鷀杓,一點實質都沒有,聽者都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