蠆尾書
成語(Idiom):蠆尾書 (chē wěi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chē wěi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蠆尾書是一個比喻,形容文章或書籍內容不完整或殘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蠆尾書由“蠆”、“尾”和“書”三個字組成。其中,“蠆”是一種昆蟲,形狀像蝎子,尾巴上有毒刺;“尾”指的是蠆的尾巴;“書”指的是書籍。這個成語比喻文章或書籍的內容或結構不完整,就像蠆的尾巴一樣殘缺不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蠆尾書常常用來批評或諷刺那些內容不完整、缺乏條理或欠缺結尾的文章或書籍。它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事物的不完整或不完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蠆尾書的具體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書籍的制作和傳播相對困難,因此,如果一本書在傳抄過程中丟失了部分內容,就會形成蠆尾書。這個成語的出現可能是為了批評那些不負責任的書籍制作者或傳抄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蠆尾書的結構是主謂賓。其中,“蠆尾”是形容詞短語,修飾“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小說的結局太突然了,簡直就是一本蠆尾書。
2. 這篇論文的內容有些不完整,讀起來像一本蠆尾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蠆尾書”與蟲子的形狀和尾巴上的刺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想象一本書的結尾被蟲子咬掉了,就像蠆的尾巴一樣殘缺不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書籍相關的成語,如“才疏學淺”、“紙上談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6-12歲):這本童話書的結尾太奇怪了,像一本蠆尾書一樣。
2. 初中生(年齡13-15歲):老師批改我的作文時說,我的結尾不夠完整,像一本蠆尾書。
3. 高中生(年齡16-18歲):這本小說的結局太令人失望了,簡直是一本蠆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