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廩
基本解釋
微薄的俸祿。 宋 陸游 《宿江原縣十里張氏亭子未明而起》詩:“寸廩驅人卒歲勞,一官坐失布衣高。”
成語(Idiom):寸廩(cùn lǐn)
發音(Pronunciation):cùn lǐ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度貧困,連一點點糧食都沒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寸廩是一個四字的成語,由“寸”和“廩”兩個字組成。寸是長度單位,廩指的是古代貯存糧食的一種器具。寸廩合在一起,表示連一寸(很小的一段)糧食都沒有,形容非常貧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寸廩一詞常用于形容人們生活貧困、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某個家庭或個人的貧困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寸廩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八年》中,記載了一個叫季札的人非常貧窮,連一寸糧食都沒有的故事。季札是一個非常貧困的人,他的貧困程度已經到了連一寸糧食都沒有的地步,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寸廩是一個四字的成語,結構較為簡單,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里連寸廩都沒有,生活非常困苦。
2. 在那個貧困的山村,大家都過著寸廩的日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寸”字和“廩”字的形狀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寸字是一個豎著的線段,廩字則像是一個長方形的器具。將這兩個形狀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圖像,有助于記憶寸廩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貧困、困苦相關的成語,例如“一貧如洗”、“家徒四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同學家很窮,他們家連寸廩都沒有。
2. 初中生:在這個貧困的山村,很多人都過著寸廩的日子。
3. 高中生:他從小生活貧困,一直過著寸廩的生活。
4. 大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社會上生活寸廩的人們,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