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
基本解釋
◎ 三省 sān-shěng
[three ministries] 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國歷史上隋唐時代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為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行,實際上為三省長官共同負責中樞政務。這一制度對后代的官制影響很大
詳細解釋
省察三事。《論語·學而》:“ 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后泛指認真反省自己的過失。《后漢書·郎顗傳》:“伏惟陛下躬日昃之聽,溫三省之勤,思過念咎,務消祗悔。” 南朝 梁 江淹 《討沉攸之尚書符》:“符至之日,幸加三省。” 明 謝讜 《四喜記·月桂同攀》:“孝名兒乾坤永垂,一日里三省吾身。”
(1).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自 南北朝 至 唐 ,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新唐書·百官志一》:“初, 唐 因 隋 制,以三省之長中書令、待中、尚書令共議國政,此宰相職也。”
(2).借指朝廷決策機構。 清 姚鼐 《送方坳堂解官后將之上江》詩:“三省最遲麾出把,九州獨許蓋先傾。”
(3).特指我國東北三省。《東北人民抗日歌謠選·紅旗飄》:“齊心合力打 日本 ,收回三省救同胞。”
成語(Idiom):三省吾身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xǐng wú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自我檢討和反思自身的過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省吾身是出自《論語·學而篇》的一句話,意思是在言行舉止中時刻反省自己,不斷自我檢討和反思自身的過錯。這個成語強調了個人的自省和自律,意味著要時刻保持對自己的反思和檢討,以便提高自身品德和修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省吾身常用于教育、道德和自我提升的語境中。人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提醒自己和他人要時刻反思自己的言行,檢討自身的錯誤和不足,并努力改正和提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儒家經典之一,其中的“三省吾身”一詞出自《論語·學而篇》。這句話是孔子的學生子貢問他如何做到做人的道德自律,孔子回答說:“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這個故事表達了孔子對于自我反省和自律的重視,成為了后來“三省吾身”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省吾身的結構是“三省”+“吾身”,其中“三省”表示“反省三次”,“吾身”表示“自己的身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晚上都會三省吾身,反思自己的過錯。
2. 在做出決定之前,我會三省吾身,確保自己沒有犯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省吾身”與“三次反省自己”聯系起來記憶。同時,可以將“三省吾身”與孔子和《論語》聯系起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論語》中的其他經典語錄,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精髓。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每天晚上,我都會三省吾身,檢查自己有沒有完成作業。
2. 初中生:考試之前,我會三省吾身,回顧自己的知識點。
3. 高中生:在選擇大學專業之前,我會三省吾身,思考自己的興趣和未來規劃。
4. 大學生:每天晚上,我都會三省吾身,反思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狀態。
5. 成年人:在做出重要決策之前,我會三省吾身,確保自己沒有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