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俎
成語(Idiom):樽俎(zūn zǔ)
發音(Pronunciation):zūn z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宴飲時的酒器和肴饌。也用來比喻用餐或宴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樽指盛酒的大甕,俎指盛肉的大盤。樽俎原指宴會上的酒器和肴饌,后來泛指宴會、用餐。成語“樽俎”表示宴會、用餐的場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宴會、用餐的場合,也可用于比喻其他聚會、集會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年》中有一段記載,昭公舉行宴會,賓客們都飲酒作樂。其中有人拿著酒樽和肉俎,向公孫振問:“樽俎之禮,不亦重乎?”公孫振回答:“重,故無所用也。”這個故事中的“樽俎”一詞,后來成為了表示宴會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樽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今天晚上,我們一起去參加一個盛大的樽俎。
2. 這次會議是一場重要的樽俎,我們需要好好準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樽俎”想象成一頓豐盛的宴會,樽代表酒,俎代表肴饌。通過想象宴會的場景,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傳統宴會文化,包括酒器和肴饌的種類、宴會禮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晚上,我們家舉辦了一次樽俎,我吃了好多好吃的東西。
2. 初中生:這次班級聚會是一次盛大的樽俎,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3. 高中生:畢業晚會是一場難忘的樽俎,我們班一起度過了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