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
成語(Idiom):道長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zh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道德高尚、言行正直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道長是由“道”和“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道”指的是道德、品行,表示人的行為要符合道德規范;“長”指的是長久、持久,表示人的品德應該保持長期穩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梢杂脕矸Q贊一個人的品德優良,也可以用來自我要求,提醒自己要堅守道德底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孟子·盡心下》中有一則故事,說的是孟子的弟子梁惠為了一塊肉,不顧道義地與人爭斗。孟子對他說:“道長者,不失其所養也。”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想長久受到道義的養育,就不能違背道德準則。從此,人們就用“道長”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名詞“道”和動詞“長”組成,表示一個人的道德品行長久穩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都是個道長,從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
2. 這位老師教書育人,是個真正的道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道長”這個成語的發音,將其與“道德長久”進行聯系,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道德、品行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言行一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一直都是我們心目中的道長,他教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2. 初中生:他是班級的道長,經常幫助別人解決問題,讓大家都對他很敬佩。
3. 高中生:她是學校道德風尚的代表,從不參與任何違法亂紀的行為。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成為社會的道長,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