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虐
成語(Idiom):暴虐(bào nüè)
發音(Pronunciation):bào nü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殘忍暴虐的行為或態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暴虐一詞由“暴”和“虐”兩個字組成。暴指殘暴、兇猛,虐指虐待、殘忍。暴虐形容人的行為或態度極其殘忍兇狠,不顧他人的生命和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暴虐一詞常用于形容惡劣的統治者、殘暴的暴君或虐待他人的行為。也可用于形容殘忍的戰爭、暴力事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暴虐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歷史故事。暴虐的統治者常常以殘暴的手段對待人民,導致人民生活困苦,受盡折磨。這些故事被流傳下來,成為了形容殘暴行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暴虐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暴虐的統治者對待百姓殘忍無情。
2. 在戰爭中,暴虐的行為給無辜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暴虐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人面目猙獰、手持武器,對待他人殘暴無情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暴虐這個詞語可以進一步了解歷史上暴政的影響和人權的重要性。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書籍或新聞報道來深入了解這個詞語的背景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那個壞人對小動物暴虐,太可怕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部電影中有很多暴虐的場景,讓人觸目驚心。
3. 高中生(16-18歲):歷史上有許多暴虐的統治者,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
4. 大學生及以上:我們應該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暴虐行為,維護人權和社會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