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笏西山(zhǔ hù xī shān)
發音(Pronunciation):zhǔ hù xī sh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拄笏西山是一個四字成語,意思是拄著拐杖向西走,指一個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拄笏西山這個成語源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赤壁賦》。蘇軾在賦中寫到“曾子曰:‘壯志未酬,骨肉離散,魂魄不歸,六尺之孤,路不拾遺之外,其孰能與共?’天地為之,曠其無人。拄笏而西也,閱其余音。”其中的“拄笏而西”即指的是年老體弱的蘇軾拄著拐杖向西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拄笏西山用來形容一個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也可以用來比喻一個人的志向未能實現,遺憾離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拄笏西山的故事起源于蘇軾的《赤壁賦》,該賦是蘇軾在赤壁之戰后寫的一篇賦文,描述了當時的戰爭場景和他的遭遇。在賦文中,蘇軾用“拄笏西山”來表達他年老體弱,志向未酬的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拄笏西山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拄、笏、西、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大了,走路都得拄著拐杖,真是拄笏西山了。
2. 這個老人雖然年紀大了,但仍然懷揣著拄笏西山的志向,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拄笏西山的形象化為一個年老體弱的人,拄著拐杖向西走。可以通過想象這個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蘇軾的《赤壁賦》,了解更多關于蘇軾和他的作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爺爺年紀很大了,每天都要拄著拐杖走路,真是拄笏西山。
2. 初中生:雖然我身體不太好,但我不會放棄努力,我不想成為一個拄笏西山的人。
3. 高中生:他一直懷揣著拄笏西山的志向,努力學習,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斷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