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詩
基本解釋
描寫山水風景的詩歌。開創于 南朝 宋 謝靈運 ,經過 謝朓 的發展, 何遜 、 陰鏗 等人的創作實踐,成為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詩派。 唐代 王維 、 孟浩然 都是山水詩杰出的代表作家。 臧克家 《古典詩歌中的自然景物描寫》:“古代有許多詩歌,通篇描寫自然物,山水詩、田園詩都在其中。”
英文翻譯
1.scenic poem; painting poetry
成語(Idiom):山水詩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shuǐ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山水詩是指以山水景色為題材的詩歌,也指能夠表現出山水景色之美的藝術作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水詩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種重要詩體,它以描繪自然山水景色為主題,通過詩人的藝術表達,展現出山水之美和詩人的情感體驗。山水詩追求的是一種高度的藝術美感和意境的深遠,通過對山水的描繪、抒發自己的情感,詩人能夠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滋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水詩常常在文學創作、文化交流、藝術展覽等場合中被引用和使用。在欣賞山水畫時,人們也會用山水詩來表達自己對畫作的贊美和感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水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詩經時期,最早的山水詩可以在《詩經》中找到。在隋唐時期,山水詩逐漸成為一種獨立的詩體,被廣泛地創作和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山水詩由“山”、“水”和“詩”三個字組成,形象地表達了以山水為題材的詩歌和藝術作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詩歌如同一幅山水詩,讓人如癡如醉。
2. 這幅山水畫展現了詩人筆下的山水詩的情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山水畫來記憶山水詩,將山水畫與山水詩聯系起來,形成圖像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想要更深入了解山水詩,可以閱讀經典的山水詩作品,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杜甫的《登高》等。還可以學習中國的山水畫,了解山水畫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最喜歡畫山水詩,畫出美麗的自然風景。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教我們欣賞了一首山水詩,讓我對詩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3. 高中生(16-18歲):在文學課上,我們學習了很多著名的山水詩,深受啟發和感動。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我正在寫一篇關于山水詩的論文,希望能夠深入研究這一詩體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