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茅君
基本解釋
道家傳說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 、 茅衷 。據傳為 漢景帝 時 咸陽 人,先后隱 句曲山 (后名 三茅山 ,簡稱 茅山 ,在今 江蘇 句容縣 ),得道成仙, 太上老君 分別授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稱三 茅君 。道教清微派尊為教祖。見《茅山志》卷五。《梁書·處士傳·陶弘景》:“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昔 漢 有 咸陽 三 茅君 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 茅山 。”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序丹灶》:“自三 茅君 以 丹陽 歲歉,死者盈道,因取丹頭點銀為金,化鐵為銀,以救饑人,故后人以煅粉點銅者,名其法曰丹陽。” 清 趙翼 《茅山紀游》詩之三:“所以三 茅君 ,于焉吸清淑。”
成語(Idiom):三茅君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máo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在某一領域內出類拔萃,無人能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茅君是由“三”、“茅”和“君”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最高的級別或數量,表示極端;“茅”是指茅草,表示平凡、普通;“君”表示尊貴、高貴之意。三茅君的意思是指在某一領域內,一個人的地位、才能或成就達到了最高水平,無人能夠超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茅君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個領域內的卓越才能或成就,強調其在該領域的獨一無二的地位。可以用來贊美某人的才華或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三茅君的具體故事起源并沒有詳細記載,但這個成語可能源自古代的一個傳說或故事。茅草在古代被認為是一種普通的植物,而君主則是尊貴的地位象征。因此,三茅君可能是通過將平凡的茅草與尊貴的君主相結合,來形容某人在某一領域內的非凡才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茅君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三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界可謂是三茅君,無人能及。
2. 她的畫作水平高超,被譽為美術界的三茅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三”、“茅”和“君”三個字分開記憶,然后聯想其含義。例如,“三”代表最高級別,茅”代表普通,而“君”代表尊貴。可以將這三個字與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內的出類拔萃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獨一無二”、“獨步天下”等,來增加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里的數學成績是三茅君,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
2. 初中生:他在籃球場上的表現堪稱三茅君,無人能夠阻擋他的進攻。
3. 高中生:他的文學才華使他成為了學校的三茅君,每一篇作文都令人驚嘆。
4. 大學生:她在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使她成為了該領域的三茅君,她的研究成果備受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