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齋
基本解釋
謂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莊子·人間世》:“ 回 曰:‘敢問心齋。’ 仲尼 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宋 蘇軾 《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熱誠知處處皆,何當危坐學心齋。” 清 趙翼 《歲暮雜詩》之一:“身退敢談天下事,心齋惟對古人書。” 郭沫若 《歸去來·在轟炸中來去》:“故爾沐浴之后,必然地伴以心齋,我是這樣地感覺著。”
成語(Idiom):心齋(xīn zhāi)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zh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心思專注,一心一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心指內心思考、專注,齋指在寺廟或宗教場所中虔誠地思考和祈禱。心齋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內心思考專注,一心一意地做某件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齋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做某件事情時非常專注,全神貫注。可以用于形容學生專心學習、工作者專注工作、運動員全力訓練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心齋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佛教文化。在佛教寺廟中,僧人們在齋戒期間,要專心地思考佛法,清理心靈。因此,“心齋”一詞就衍生出了專心思考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齋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心”表示內心思考、專注,“齋”表示虔誠地思考和祈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早上都會在圖書館里心齋地學習。
2. 這個運動員在比賽中心齋地投入,最終獲得了冠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心齋”這個詞語與專心學習、全神貫注的場景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專注、思考相關的成語,如“心無旁騖”、“心無雜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心齋地寫作業,不受任何干擾。
2. 初中生:考試前,我要心齋地復習,爭取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為了考上心儀的大學,我必須心齋地備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