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目
成語(Idiom):兔目(tù mù)
發(fā)音(Pronunciation):tù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眼神驚恐、驚慌失措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兔子的眼睛大而明亮,很容易被嚇到。用來形容人的眼神驚恐、驚慌失措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人在遭遇突發(fā)情況時的驚慌失措,也可以形容面對困難或危險時的恐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兔目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莊子·逍遙游》一文中的故事。故事中,有個人見到了一只兔子,由于兔子的眼睛大而明亮,他被嚇得目瞪口呆,喪失了行動能力。后來,這個故事被人們用來形容人的眼神驚恐、驚慌失措的樣子。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到那只蜘蛛的時候,兔目圓睜,害怕得說不出話來。
2. 面對突如其來的火災(zāi),大家都兔目驚恐,不知所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lián)想兔子的大眼睛和容易受到驚嚇的特性,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恐懼、驚慌失措相關(guān)的成語,如“驚慌失措”、“驚弓之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老師突然生氣,同學們都兔目驚恐地看著她。
2. 初中生:演講比賽時,突然忘詞了,我兔目驚恐地站在臺上。
3. 高中生:考試前一天才開始復習,我兔目驚恐地面對著一大堆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