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戍
成語(Idiom):留戍(liú shù)
發音(Pronunciation):liú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守衛邊防的軍隊被留在戍地上,不能回家。也形容人長期離家,不能與家人團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留戍成語源于明代,主要指守衛邊防的軍隊被留在戍地上,不能回家。在古代,軍隊被留戍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這些士兵長時間離開家鄉,不能與家人團聚,十分辛苦。因此,留戍也成為了形容人長期離家,不能與家人團聚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留戍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長時間不能與家人團聚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長期離開家鄉的人。例如,在軍隊駐扎在邊防地區的時候,士兵們不能回家,就可以用留戍來形容他們的情況。此外,留戍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長期不能回家的情況,比如留學生在國外讀書時,不能與家人團聚,也可以用留戍來形容他們的境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留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水滸傳》中。故事中,宋江被晁蓋等人推舉為梁山泊的首領后,他將一部分手下留在了山上,以保衛山寨。這些士兵長時間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因此被形容為留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留戍由兩個漢字組成,前者“留”表示停留、保留的意思,后者“戍”表示守衛邊防的軍隊。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了“留戍”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工作的原因,留戍在外,已經好幾年沒回家了。
2. 在軍隊駐扎在邊境地區時,士兵們被留戍在那里,不能回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留戍”這個成語與軍隊駐扎在邊防地區的情景聯系起來,想象士兵們被留在那里,不能回家的辛苦境況。同時,可以將“留戍”與長期離家不能與家人團聚的情況聯系起來,形成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軍事、軍隊相關的成語,如“出征”、“守株待兔”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留戍在外,回家的時間很少。
2. 初中生:軍人為了保衛祖國的邊境,經常要留戍在那里,不能回家。
3. 高中生:留戍在外,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少,但也能體會到保家衛國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