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百舌
成語(Idiom):賣百舌 (mài bǎi shé)
發音(Pronunciation):mài bǎi sh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賣百舌是指說話多而無用,空談無實際行動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賣百舌的“賣”意為“出售”,“百舌”是一種鳥類,因其會模仿人類的語言而得名。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那些只會說空話,不會付諸行動的人。他們口若懸河,卻缺乏實際行動和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賣百舌常常用來形容那些愛空談、說大話卻不去實際行動的人。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比如形容某人在會議上只會說大話卻從不實際行動,或者形容某人口才很好但卻缺乏實際能力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賣百舌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有一位賣鳥的商人,他常常把一種會模仿人類語言的鳥稱為“百舌”。這位商人以高價出售百舌,聲稱百舌能夠模仿任何人的語言。然而,當買家購買了百舌后,卻發現這種鳥只會模仿人類的語言,卻無法進行實際的交流。因此,這個成語就形成了對那些只會說空話、不會付諸行動的人的形象比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賣百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賣百舌,說了很多大話卻從不去實際行動。
2. 這個政客一直賣百舌,他的承諾從未兌現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這個成語與賣鳥的故事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商人在市場上高價賣“百舌”鳥,但買家最終發現這種鳥只會模仿人類的語言,而無法進行實際的交流。這樣的形象比喻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口才、實際行動相關的成語,比如“紙上談兵”、“言而無信”等,可以幫助加深對賣百舌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說了很多大話,但從不去實際行動,真是個賣百舌的人。
2. 初中生:這個政客一直賣百舌,他的承諾從未兌現過。
3. 高中生:他在班上總是賣百舌,但從來沒有真正付諸行動去解決問題。
4. 大學生:有些人只會說大話卻從不實際行動,他們是典型的賣百舌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