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虀畫粥
成語(Idiom):斷虀畫粥
發音(Pronunciation):duàn huán huà zh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做事不切實際,做無用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斷虀,古代殉葬時,將亡者的棺材破成兩半,象征著對亡者的懷念和惋惜;畫粥,指用畫圖的方式表達做粥的方法。斷虀畫粥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做事情不切實際,做了一些無用功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做事情沒有實際效果,只是白費力氣的情況。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等各種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斷虀畫粥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孔子世家》。相傳孔子有一次路過一處墓地,看到有人在墓地里破棺材,畫圖表達做粥的方法,孔子覺得這種做法毫無意義,于是用斷虀畫粥來形容做事不切實際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斷虀畫粥屬于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忙碌卻沒有什么實際效果,真是斷虀畫粥。
2. 這個項目投入了大量資源,但最后卻沒能實現預期的目標,簡直就是斷虀畫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斷虀畫粥的形象進行聯想,想象自己在做一些沒有實際效果的事情,就像是在破棺材、畫圖表達做粥的方法一樣,白費力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杯弓蛇影”、“畫餅充饑”等,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花了很多時間畫了一本漫畫,但沒有人看,真是斷虀畫粥。
2. 初中生:他整天在玩游戲,卻沒有學習,簡直就是斷虀畫粥。
3. 高中生:他為了追求完美,花了很多時間在一個小細節上,結果忽略了整體,真是斷虀畫粥。
4. 大學生:他為了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報了很多培訓班,最后卻發現自己沒有實際經驗,簡直就是斷虀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