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天高地迥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gāo dì ji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天空高遠,大地廣闊,相距極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高地迥是一個描寫景物遠大、相距遙遠的成語。其中,“天高”表示天空的高遠,意味著廣闊無垠、遼闊無邊;“地迥”表示大地的廣闊,意味著地勢開闊、相距遙遠。整個成語形容了兩者之間的距離非常遙遠,給人以壯麗、廣闊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山河壯麗、風景秀麗的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相距很遠,無法相互接觸。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描述,秦朝末年,項羽與劉邦在垓下決戰。當時,項羽率領大軍來到垓下,仰望天空,發現天空高遠廣闊,而地面上敵軍的兵力龐大,兩者之間相隔甚遠。項羽感慨萬分,用“天高地迥”來形容眼前的景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天高地迥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形容天空和大地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峰高聳入云,天高地迥,給人一種無限的寬廣感。
2. 他們兩個人的觀點相差甚遠,可以說是天高地迥。
3. 在這個城市里,富人和窮人的生活水平天高地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站在高山之巔,仰望高遠的天空和廣闊的大地來記憶這個成語。另外,可以聯想項羽在垓下戰場上的感慨,將其與“天高地迥”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天高地迥”相關的成語,如“天南地北”、“天各一方”等,以豐富自己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站在山頂上,看到天高地迥,覺得世界好大。
2. 初中生:我和我最好的朋友現在上不同的學校,我們的友誼好像天高地迥。
3. 高中生:這兩個學科的知識差距太大了,簡直是天高地迥。
4. 大學生:我們班上有些同學的成績優秀,而有些同學的成績很差,他們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天高地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