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認
成語(Idiom):攤認(tān rèn)
發音(Pronunciation):tān r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攤認是一個動詞短語,指的是承認錯誤或失敗,不再掩飾或逃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攤認源自于漢代劉向的《說苑》一書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只猴子偷吃了農民的葡萄,被農民逮住后一再否認。最后,農民拿出攤子,攤開了猴子的窩,猴子無法再繼續否認,只能承認錯誤。因此,“攤認”成為了承認錯誤的比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攤認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對錯誤或失敗時,勇于承認并接受責任。也可以用來勸告他人勇于面對錯誤,及時攤開心扉,不再逃避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攤認的故事起源于漢代劉向的《說苑》一書中的一則寓言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攤認是由“攤”和“認”兩個漢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犯了錯誤,但他勇于攤認,并積極改正。
2. 面對失敗,我們應該勇于攤認,而不是逃避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故事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猴子偷吃葡萄被逮住后,被農民攤開窩,無法再否認的場景,以幫助記憶“攤認”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說苑》了解更多關于劉向的寓言故事和成語的故事起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作弊了,老師問起來,我只好攤認了。
2. 初中生:我犯了錯,但我勇于攤認并向老師道歉。
3. 高中生:在團隊合作中,我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以便更好地改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