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供
基本解釋
(1).常供;法定的賦稅。《清會典事例·戶部·賜復一》:“大兵屯駐西邊,一切軍興徵繕,皆動支正供帑項,不使累及閭閻。”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四》:“正供之額,概從儉薄。” 清 梅曾亮 《黃個園家傳》:“戶部以正供入不充,募富民。”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三章第三節:“ 五代 租稅,大抵正供以外,附征農器錢(每畝一文半)、曲錢(每畝五文)、匹帛錢、鞋錢、地頭錢、蠶鹽錢及諸包折科。”
(2).正規的供品。
成語(Idiom):正供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g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正直供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供是指對神佛或宗教信仰的供養,以及對正直人的尊敬和供養。這個成語強調了正直和供養的重要性,倡導人們在面對神佛和正直人時要誠實、恭敬、敬畏和供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供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人們對神佛的供養和敬畏,也可用于形容對正直人的尊敬和供養。可以在宗教活動、道德教育、禮儀文化等方面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供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觀念。中國人崇尚正直和尊敬神佛,認為供養神佛和正直人是一種美德和修養。因此,正供成為了表達這種信仰和觀念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供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正”和“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每天都會去寺廟里正供,表達對佛祖的尊敬和敬畏之情。
2. 這位老師德高望重,學生們都對他正供禮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正供這個成語:
1. 將“正”字和“供”字分別與正直和供養聯系起來,形成直觀的聯想。
2. 制作卡片或思維導圖,將成語的各個部分和含義進行整理和歸類,幫助記憶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的宗教文化和道德觀念,了解不同宗教信仰的供養方式和意義。同時,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擴展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會向神像正供,祈求學業進步。
2. 初中生:我們要向老師正供,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
3. 高中生:正供是我們對宗教信仰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對正直人的尊重和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