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詐
成語(Idiom):伺詐 (cì zhà)
發音(Pronunciation):cì zh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暗中觀察敵人,等待時機進行欺騙或詐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伺詐是由“伺”和“詐”兩個詞組成的。其中,“伺”意為觀察、等待,指暗中觀察敵人的行動;“詐”意為欺騙、詐騙,指等待時機進行欺騙行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種暗中觀察、等待時機并進行欺騙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伺詐一詞常用于貶義的情境中,形容某人行為不誠實,采取欺騙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用于描述一些不道德的商業行為、欺騙性的交易或欺騙他人的行為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商人。據說,這位商人經營者一家酒店,但是他的生意并不好。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他開始采取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他雇傭了一些人暗中觀察客人的行為,等待時機進行欺騙。這種行為被人們發現后,就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伺詐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伺”和動詞“詐”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常常伺詐他人的錢財,讓人非常討厭。
2. 這個商人以伺詐為生,不值得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伺”字與“觀察”聯系起來,將“詐”字與“欺騙”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嘗試用例句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伺詐相關的成語,如“伺機而動”、“伺機出擊”等。這些成語都與等待時機、暗中觀察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用伺詐的方法騙取了同學的零食。
2. 中學生(13-18歲):這個商人利用伺詐手段騙取了客戶的錢財。
3. 大學生(19-22歲):他通過伺詐來獲取了競爭對手的商業機密。
4. 成年人(23歲以上):這個騙子利用伺詐手段誘騙了無數人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