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冬
基本解釋
《書·堯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孔 傳:“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見,以正冬之三節。”后以“正冬”指仲冬。亦指冬至。 漢 劉向 《說苑·敬慎》:“正冬采榆葉。”《北史·隋房陵王勇傳》:“皇太子雖居上嗣,義兼臣子,而諸方岳牧正冬朝賀,任土作貢,別上東宮。”
成語(Idiom):正冬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d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冬天天氣寒冷,正是嚴寒的冬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冬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描述冬季天氣的嚴寒。正表示“正好”、“恰好”,冬表示“冬季”。成語的意思是指冬季的天氣非常寒冷,正是嚴寒的冬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冬一詞常用于描述冬天天氣寒冷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寒冷的氣溫、冰冷的風、冰雪覆蓋的大地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暫無明確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季節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北方正冬,寒風刺骨。
2. 我們要注意保暖,因為現在正冬,天氣非常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和“正冬”相關的冬季景象來幫助記憶,例如冰冷的風、結冰的湖泊等。可以將這些景象與成語的發音和基本含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四季氣候特點,以及與冬季相關的文化和習俗。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正冬的時候,我們可以堆雪人玩。
2. 初中生:正冬時節,冰雪世界的景色真美。
3. 高中生:正冬之際,農民們忙著收獲冬季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