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典
基本解釋
七部儒家經典。 漢 代提倡“孝治”,宣揚宗法封建思想,貴族子弟先授《論語》、《孝徑》,連同《詩》、《書》、《禮》、《易》、《春秋》五經,合稱七經或七典。 清 黃生 《義府》卷下:“七典即七經,漢人以《論語》、《孝經》與五經而七。”參見“ 七經 ”。
成語(Idiom):七典
發音(Pronunciation):qī d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七部經典,指古代儒家經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論語》、《孟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典是指古代儒家經典的七部書籍,它們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論語》、《孟子》。這七部經典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七典常常用來形容古代儒家經典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也可以用來指代重要的書籍或經典作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七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用來形容古代經典的豐富和廣泛。后來,七典逐漸被用來指代儒家經典的七部書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典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七”和“典”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習七典是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徑。
2. 這本書是中國古代七典的精選譯本。
3. 他通曉七典,被認為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七典”與“經典”這兩個詞進行聯想,因為七典是指古代經典的七部書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想進一步了解七典的內容和意義,可以閱讀相關的書籍或參考學術資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在學校學習的《三字經》和《百家姓》也是中國的七典之一。
2. 初中生:老師要求我們閱讀《論語》和《孟子》,這是了解儒家思想的重要途徑。
3. 高中生:我們學校圖書館有豐富的七典資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化。
4. 大學生:研究中國古代文化,不可避免地要研讀七典這些經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