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廉而不劌(lián ér bù guì)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 ér bù g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廉潔正直,不會被貪污腐敗的誘惑所動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廉指廉潔,不貪污受賄;劌指刺割,指貪污腐敗之行為。廉而不劌表示一個人在面臨貪污腐敗的機會時能夠保持廉潔正直,不受誘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官員、干部等公職人員廉潔自律,不受貪污腐敗的誘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廉而不劌”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傳西漢時,司馬相如曾被任命為丞相,但他擔心自己不能經受住貪污腐敗的考驗,于是向劉邦請辭。劉邦非常欣賞司馬相如的廉潔正直,拒絕了他的辭呈并對他說:“你是一個廉潔正直的人,你不會被貪污腐敗所動搖?!睆拇?,人們用“廉而不劌”來形容一個人的廉潔正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廉”和“劌”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廉而不劌的官員,從不接受賄賂。
2. 這個公司的領導廉而不劌,對于貪污行為絕不姑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廉潔”和“不受誘惑”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梢韵胂笠粋€人站在一個誘惑的陷阱前,但他堅守廉潔的原則,不受誘惑,最終成功地避開了陷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廉潔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價值觀之一,廉而不劌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對廉潔正直的高度重視??梢赃M一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其他價值觀,如“忠誠”、“孝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廉而不劌的人,不要作弊。
2. 初中生:作為學生干部,我們應該保持廉而不劌的品質,不接受賄賂。
3. 高中生:在面對誘惑時,我們應該像廉而不劌的官員一樣堅守原則,不為所動。
4. 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一員,我們要以廉而不劌的態度對待工作和生活,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