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觴
基本解釋
宴飲之中。 晉 陶潛 《游斜川》詩:“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 宋 蘇軾 《缾笙》詩引:“庚辰八月二十八日, 劉幾仲 餞飲 東坡 ,中觴,聞笙簫聲杳杳若在云霄間。”《續資治通鑒·宋徽宗宣和五年》:“壬午, 盧益 等赴花宴。時 金 主形神已病,中觴,促令便辭,略不及交 燕 事。”
成語(Idiom):中觴(zhōng shāng)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s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宴會上,主人舉起的第一杯酒,為祝酒詞的開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中觴是古代宴會禮儀中的一種規矩,指的是主人在宴會上舉起的第一杯酒,作為祝酒詞的開始。這一舉動代表著主人對賓客的敬意和祝福,也象征著宴會的開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中觴一詞通常用于描述宴會或慶祝活動中的開場祝酒儀式。可以用在正式場合的宴會、婚禮、慶典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觴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宴會禮儀。在古代,舉行宴會時,主人會親自舉起第一杯酒,以示對賓客的尊敬和歡迎。這一傳統源于古代禮儀文化,體現了中國人對待客人的重視和熱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中觴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中”和“觴”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婚禮上,新郎高舉中觴,祝福新娘幸福美滿。
2. 主持人舉起中觴,向大家致以新年的祝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中觴與宴會禮儀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自己是一位主人,在宴會上高舉中觴,向賓客致以祝福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宴會禮儀相關的成語,如開宴、敬酒、祝賀等。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可以幫助豐富詞匯并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生日聚會上,我高舉中觴,祝福同學們快樂成長。
2. 初中生:在班級聚會上,班長高舉中觴,祝愿大家學業進步、健康成長。
3. 高中生:在畢業典禮上,校長高舉中觴,祝福同學們前程似錦、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