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盤奩子
成語(Idiom):銅盤奩子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pán lián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貧困,家境貧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銅盤是古代人們用來盛放食物的容器,奩子是古代婦女用來存放首飾和貴重物品的盒子。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家境貧窮,生活貧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家境貧窮,生活艱難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一書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貴族,他的家境非常貧窮,連普通的銅盤和奩子都沒有。因此,人們用“銅盤奩子”來形容貧窮的家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動詞 + 銅盤奩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境貧窮,過著銅盤奩子的日子。
2. 那個孩子的家庭條件很差,每天都過著銅盤奩子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銅盤奩子”想象成一個貧窮家庭的圖景,銅盤和奩子都代表了貧窮的象征,通過形象化的記憶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貧窮相關的成語,例如“一貧如洗”、“窮途末路”等,以擴展對貧窮和困境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房子很小,我每天都過著銅盤奩子的生活。
2. 初中生:她家境貧窮,每天都過著銅盤奩子的日子,但她從不放棄努力學習。
3. 高中生:他出身貧寒,但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擺脫了銅盤奩子的生活,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