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匱
基本解釋
謂匱乏時取以代用。《左傳·成公九年》:“《詩》曰:‘雖有絲麻,無棄菅蒯;雖有 姬姜 ,無棄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匱。’言備之不可以已也。” 孔穎達 疏:“蒯與菅連,亦菅之類……并可代絲麻之乏,故云無棄也。” 宋 劉攽 《知襄州謝上表》:“紹庭之初,方勤心於陟降;思皇之際,亦代匱於細微。”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天下無定境亦無定論》:“此心在焉,則菅蒯不可以代匱,糟糠不可以下堂,是未嘗有正色也。”
成語(Idiom):代匱
發音(Pronunciation):dài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代替別人擔負困難或痛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代匱是一個四字成語,由“代”和“匱”組成。代的意思是代替,匱的意思是困苦、痛苦。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愿意代替別人承擔困難或痛苦的意愿。它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助精神和友情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代匱常用于贊美、表達感激之情或者勸勉他人。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義無反顧地承擔責任、代替他人面對困難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別人遭遇困難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愿意分擔別人的痛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故事中,有兩個好朋友,一個叫代和,一個叫匱。代和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山村,而匱則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城市。一天,代和突然生病了,他無法支付醫藥費。看到好友的困境,匱毫不猶豫地代替代和支付了醫藥費,并照顧他的生活。這個故事體現了朋友之間互相幫助、分擔困難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代匱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代匱了我,我永遠感激他。
2. 當你遇到困難時,我會毫不猶豫地代匱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遇到困難時,有一個朋友代替你承擔困難,這樣你就能夠輕松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友情、互助精神相關的成語,例如“同舟共濟”、“患難見真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小明是好朋友,當他生病住院時,我代匱了他,給他送去了水果和玩具。
2. 初中生: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參加了志愿者活動,我們代匱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
3. 高中生:在考試前夕,我的好朋友代匱了我,幫我復習了一整天的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