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竦
成語(Idiom):峻竦(jùn sǒng)
發音(Pronunciation):jùn s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山勢險峻、高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峻竦是一個漢字成語,由峻和竦兩個字組成。峻意指險峻,形容山勢高聳險峻;竦意指高聳,形容物體高大挺拔。合起來,峻竦形容山勢或物體高大險峻,給人一種雄偉壯觀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峻竦一詞通常用于形容山勢、建筑物或人的身姿等高大挺拔的事物。在文學作品、旅游描述、藝術評論等領域常見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峻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梁劉勰的《文心雕龍·論詩篇》中,用來形容山勢高聳險峻。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并成為了漢語中常見的形容詞語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峻竦是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形容山勢或物體高大險峻的特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峰峻竦挺拔,給人一種壯觀的感覺。
2. 他的身姿峻竦,顯得非常挺拔有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峻竦這個成語。想象一座高山峻峭聳立于天際,形成一個高大險峻的景象。峻竦的發音與“軍松”相似,可以將其與軍隊站得筆直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山、高大挺拔相關的成語,如“巍峨”、“雄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座山峰峻竦,像一把巨大的劍插入云中。
2. 初中生:他的身材峻竦,站在操場上特別顯眼。
3. 高中生:這幅畫的山勢峻竦,給人一種宏偉壯麗的感覺。
4. 大學生:這座古建筑峻竦挺拔,是中國建筑的瑰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