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布
基本解釋
(1).一尺布,極言其少。《墨子·魯問》:“一婦人之織,分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為得尺布,其不能煖天下之寒者。” 李白 《北上行》:“尺布不掩體,皮膚枯劇桑。”
(2).見“ 尺布斗粟 ”。
成語(Idiom):尺布 (chǐ bù)
發音(Pronunciation):chǐ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規模或程度非常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尺布”是由名詞“尺”和名詞“布”組成的,表示事物的規模或程度非常小。尺是一種長度單位,而布是一種用來制作衣物或覆蓋物的材料。尺布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比喻,用來形容事物的大小或程度非常有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規模或程度非常小,程度不夠或不足以滿足需求。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項目的規模小,某個計劃的力度不夠,或者某個人的能力有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尺布”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一個叫做鄭國平子的人,他非常貧窮,只有一塊尺布。有一天,他去拜訪一個官員,官員見他只帶了一塊尺布,覺得他太過小氣,就故意給他一個非常小的禮物。鄭國平子接受了禮物,然后離開了。不久之后,官員發現鄭國平子并沒有因為禮物的小氣而生氣,反而感激他的大方。于是,官員意識到自己的小氣和狹隘,對鄭國平子的尺布非常后悔。從此以后,人們就用“尺布”來形容事物的規模或程度非常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預算太小了,簡直就是尺布。
2. 他的能力只能算是尺布,根本無法勝任這個職位。
3. 這個計劃的力度太小,就像是一塊尺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尺布”比喻成一塊非常小的布料,用來制作衣物或覆蓋物的材料。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只有一塊尺布,那么我們制作的衣物或覆蓋物的規模或程度肯定是非常有限的。這樣的記憶形象可以幫助我們記住成語“尺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尺布相關的成語,如“尺短寸長”、“一尺水,寸金難買”等,來豐富對尺布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零花錢只有一點點,真是尺布般的少。
2. 初中生:這個游戲的難度太小了,簡直就是尺布級別的。
3. 高中生:他的才華只是尺布,無法與那些天才相提并論。
4. 大學生:這個實驗的數據太少了,完全是尺布般的規模。
5. 成年人:這個公司的規模太小了,就像是一塊尺布,無法擴大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