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懫
成語(Idiom):忿懫(fèn yìn)
發音(Pronunciation):fèn y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極度憤怒和不滿的情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忿懫是指內心極度憤怒和不滿的情緒。這種情緒常常由于受到不公正待遇、遭受欺騙或受到侮辱等觸發。忿懫的情緒通常表現為憤怒、憤懣和不滿,有時還伴隨著憤怒的言語和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忿懫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描述人們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或受到傷害時的憤怒和不滿情緒。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或群體在面對不公平現象時的憤怒和不滿,也可以用來描述對不誠實行為或不道德行為的憤怒和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忿懫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故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故事中,齊國的大夫子貢因為被國君信任而受到其他大夫的嫉妒和排擠,最終被迫離開齊國。子貢離開齊國后,他內心充滿了憤怒和不滿的情緒,因此被形容為忿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忿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忿”表示憤怒,懫”表示不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被騙后忿懫不已,決定要向警方報案。
2. 學生們對于老師的不公正評分感到忿懫,紛紛向校方投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忿懫”與憤怒和不滿的情緒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梢韵胂笞约涸谠馐懿还龌蚴艿絺r的憤怒和不滿情緒,從而聯想到忿懫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忿懫相關的成語,例如“忿然作色”、“忿火中燒”等。這些成語都可以幫助豐富對忿懫情緒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感到忿懫的原因是因為我被同學欺負了。
2. 初中生(13-15歲):當老師對我不公正評分時,我內心充滿了忿懫。
3. 高中生(16-18歲):當我看到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時,我對這種現象感到忿懫和憤怒。
4. 大學生(19-22歲):他的背叛讓我感到忿懫和失望,我決定與他斷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