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耳
成語(Idiom):瀝耳
發音(Pronunciation):lì ě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耳朵非常敏銳,能聽到細微之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瀝耳是由“瀝”和“耳”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瀝”是指流淌;“耳”是指耳朵。瀝耳形容耳朵像流淌的水一樣敏銳,能聽到非常細微的聲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耳朵敏銳,能夠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對事物的觀察力和洞察力非常敏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魏國公子無忌的一次考察經歷。公子無忌的耳朵非常敏銳,能夠聽到細微之聲。他曾在一次考察中聽到了遠處的馬蹄聲,因此得以提前避開了一次埋伏。后來,人們用“瀝耳”來形容他的耳朵非常敏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耳朵真是瀝耳,能聽到別人根本聽不到的聲音。
2. 這位警察的瀝耳能力非常強,能夠聽到遠處的細微噪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的耳朵像流水一樣,流淌著細微的聲音,從而記住“瀝耳”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耳朵、聽力相關的成語來擴展知識,例如“聰明過人”、“耳濡目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一只瀝耳,能聽到遠處的小蟲子在叫。
2. 初中生:他的瀝耳能力很強,能聽到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的聲音。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的瀝耳能力非常出色,能夠聽到微弱的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