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垓
基本解釋
八方的界限。 唐 任公叔 《通天臺賦》之二:“八垓可接於咫步,萬象無逃於寸眸。” 宋 王安石 《和王微之登高齋》詩之一:“書成不得斷國論,但此空語傳八垓。”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萬里石塘,貫八垓之機軸。”
成語(Idiom):八垓(bā gāi)
發音(Pronunciation):bā gā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規模龐大,遼闊無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八垓是指一個非常大的范圍或規模,常用來形容山川河流、城市建筑等的遼闊廣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八垓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觀、城市規模等大型場景,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胸懷寬廣、氣魄雄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八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詩經》中的《周南·兔罝》:“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鄴寬?百步環之。”其中“河廣”和“鄴寬”都是形容范圍廣大的詞語,而“八垓”則是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范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八垓由“八”和“垓”兩個字組成,其中“八”表示數量,表示很多;“垓”表示規模龐大、遼闊無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城市的規模之大,堪稱八垓之地。
2. 他的胸懷寬廣,志向遠大,真是一位八垓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八”字與“垓”字的形狀聯想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圖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萬頃波濤”、“千山萬水”等,以擴大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片農田好大啊,像八垓一樣廣闊。
2. 初中生:我們的學校占地面積很大,可以說是八垓之地了。
3. 高中生:他的志向很高遠,真是一位有著八垓胸懷的人。
4. 大學生:這個城市的發展速度很快,正在逐漸變成一座八垓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