隳脞
成語(Idiom):隳脞(huī cù)
發音(Pronunciation):huī c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破敗、殘缺不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隳脞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事物破敗、殘缺不全的狀態。它可以用來形容建筑物、器物、文字等物體的破損,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身體狀態不好或事物的發展情況不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隳脞常用于描述一些古建筑、古文物等的破損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身體不健康或事物的發展不順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隳脞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莊公十五年》。當時,齊國的莊公在修建一座宮殿時,委托了一個叫隳脞的工匠負責。然而,由于隳脞的技藝不高超,修建出來的宮殿破損嚴重,莊公非常失望。于是,人們就用“隳脞”來形容事物破敗、殘缺不全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隳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隳”是動詞,表示破損、摧毀;“脞”是形容詞,表示殘缺不全。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容詞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古建筑已經年久失修,變得隳脞不堪。
2. 他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總是隳脞得讓人擔心。
3. 這個項目的發展進展緩慢,現在已經隳脞不前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隳脞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古建筑或器物被人故意破壞,變得破敗不堪的情景,這樣就能夠記住隳脞的意思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破損、殘缺相關的成語,如“殘破”、“殘缺不全”等,以擴大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個玩具被我弟弟摔得隳脞了,他哭得很傷心。
2. 初中生(13-15歲):這本書的封面已經隳脞不全了,看起來很舊。
3. 高中生(16-18歲):這所學校的圖書館設施老舊隳脞,希望能夠得到改造。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這個公司的管理體系隳脞不堪,亟需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