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蠹
成語(Idiom):賊蠹(zéi dú)
發音(Pronunciation):zéi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心狠手辣,極其狡猾陰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賊蠹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賊指心狠手辣、陰險狡詐的人,蠹指蟲蛀、破壞。賊蠹這個成語形容人的行為狡猾陰險,心思險惡,不擇手段,具有極強的貶義色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貶義描述某人的行為,形容其心狠手辣、狡詐陰險。可以用于對不道德、不公正行為的批評和譴責。在口語和書面語中都可以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賊蠹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賊蠹之蚯蚓》。故事講述了一只蚯蚓偷了一只蝸牛的殼,躲藏在里面。當蚯蚓被發現后,它竟然威脅要把蝸牛吃掉。這個故事形象地揭示了賊蠹的本質,即心狠手辣、陰險狡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賊蠹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意義獨立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心狠手辣,真是個賊蠹的家伙。
2. 這個人陰險狡詐,簡直就是個賊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將賊蠹的形象與心狠手辣、陰險狡詐的人聯系在一起。可以想象一個偷竊破壞的小賊,躲藏在黑暗中,暗中觀察,等待時機進行惡意行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賊蠹相關的成語,例如賊眉鼠眼、賊頭賊腦等,來豐富對賊蠹這一類形容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小明偷了小紅的玩具,他真是個賊蠹。
2. 小學生:班級里有個同學經常偷別人的零食,大家都覺得他是個賊蠹。
3. 初中生:他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真是個賊蠹的人。
4. 高中生:這個政客說話總是虛偽,行為陰險狡詐,真是個賊蠹。
5. 大學生:有些商人為了謀取暴利,不擇手段,他們是賊蠹中的賊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