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列鼎而食
發音(Pronunciation):liè dǐng ér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多人同時圍坐在一個大鼎周圍,一起享用美食。形容人們和睦相處,共同分享幸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列鼎而食”源自《左傳·宣公十二年》:“子之武城,列鼎而食。”意為列隊圍坐在一個大鼎周圍共同進餐。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人們和睦相處,共同分享幸福的場景。它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和友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家庭成員或朋友之間和睦相處,共同分享快樂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集體團結,共同享受成功或幸福的時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列鼎而食”源自春秋時期的一段歷史故事。當時,齊國的孔子被請到魏國的武城,魏文侯親自招待孔子,他們一起坐在一個大鼎周圍享用美食。這個場景讓人們感受到了和睦相處、共同分享的快樂,后來演變成了成語“列鼎而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列鼎”和“而食”。其中,“列鼎”表示多人圍坐在一個大鼎周圍,形成一個團結友好的場景;“而食”表示一起進餐,共同分享幸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家人團聚時,我們常常列鼎而食,共同享受幸福的時刻。
2. 在團隊中,大家團結一心,共同努力,就像列鼎而食一樣。
3. 他們夫妻倆一直以來都能夠列鼎而食,彼此相互扶持,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列鼎而食”這個成語聯想成一幅圖像,想象多個人圍坐在一個大鼎周圍,一起享用美食的場景。這樣的場景給人一種和睦相處、共同分享的感覺,有助于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團結、友誼相關的成語,如“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等。了解更多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豐富你的漢語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同學常常列鼎而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帶來的美食。
2. 初中生:在團隊活動中,我們團結一心,列鼎而食,共同追求成功。
3. 高中生:在家庭聚會上,親人們圍坐在一起,列鼎而食,共同享受幸福的時刻。
4. 大學生:在志愿者活動中,我們一起為社區居民服務,列鼎而食,傳遞友愛和溫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