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徂
成語(Idiom):凋徂(diāo cú)
發音(Pronunciation):diāo c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凋謝和枯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凋徂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凋意指花木凋謝,徂意指衰老和枯萎。它形容事物的生命力消失,失去活力,變得無望和無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凋徂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衰敗和消逝,表達無奈和悲涼的情緒??梢杂脕砻枋龌镜蛑x、人事逝去、事業失敗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凋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無衣》一詩中:“無衣,無衣,黍者麻之。于以為媯兒,亦各有廬。凋且,凋且,亦有攸往。”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人,他身無長衣,只能用黍秸和麻布做衣服。他的生活艱辛,處境凄涼,正是凋徂的生動寫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凋徂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經歷了戰爭和內亂,經濟凋徂,人民生活艱難。
2. 他的事業一片凋徂,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的財富和聲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凋徂與花木凋謝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圖像記憶。同時,可以通過多次重復和使用該成語,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凋徂相關的成語,如凋零、凋零不振等,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小花兒凋徂了,變得又小又瘦。
2. 小學生:我的植物因為缺水而凋徂了。
3. 初中生:他的音樂事業凋徂了,現在過著貧困的生活。
4. 高中生:經歷了戰爭,這個城市變得一片凋徂。
5. 大學生:她的愛情經歷了很多波折,最終凋徂了。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凋徂”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