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藉
基本解釋
猶憑藉。《宋書·恩倖傳序》:“徒以馮藉世資,用相陵駕。”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親附中朝,馮藉聲靈,折沖外侮,自 明 至今,卒收其效。”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民彝何為而作也?大盜竊國,予智自雄,馮藉政治之樞機,戕賊風俗之大本?!?/p>
成語(Idiom):馮藉(fēng jiè)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j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借別人的名義或借用別人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馮藉是由“馮”和“藉”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馮,指借用別人的名義;藉,指借用別人的力量。馮藉的意思是借用別人的名義或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種利用他人的資源或勢力來達到自己目的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馮藉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團體在達成目標時,借助他人的名義或力量。它可以用于各種情境,比如政治、商業、社交等。例如,某人為了爭取某個職位,可能會通過借用他人的聲望或關系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這就可以說他在馮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馮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原文是:“莊子將伐齊,馮藉于宋?!边@個故事講述了莊子想要伐齊,但他沒有足夠的實力,于是他借助宋國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后來,人們將這個故事中的“馮藉”作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借用他人力量或名義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馮藉是由兩個單獨的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獲得成功,不擇手段,經常馮藉他人的名義。
2. 這個公司通過馮藉其他企業的品牌知名度,迅速擴大了市場份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馮”字理解為借用別人的名義,將“藉”字理解為借用別人的力量,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成語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參考相關的成語詞典和語言學習資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比賽中馮藉了我的隊友的力量,贏得了冠軍。
2. 初中生:有些政治家常常馮藉他人的名義來爭取選民的支持。
3. 高中生:這個公司通過馮藉其他企業的品牌,迅速在市場上建立了自己的地位。
4. 大學生:他為了獲得更多資源,常常馮藉他人的力量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