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節
成語(Idiom):耿節
發音(Pronunciation):gěng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堅守正道,不受誘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耿節是由“耿耿于懷”和“節節高升”兩個成語組合而成。耿耿于懷表示心中有事情難以忘懷,節節高升表示逐步上升。耿節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心中對于正義的事情難以忘懷,并且在不斷上升的過程中堅守正道,不受誘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耿節常用于贊美那些在困境中堅守正義、不受外界誘惑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堅持原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耿節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十三年》。當時,晉國有一個官員名叫耿弇,他在擔任晉國宰相期間,一直堅守正義,不為權勢所動。他的廉潔和正直的品質令人敬佩,因此后人將他的名字與節操高尚聯系在一起,形成了“耿節”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耿節是由兩個成語組合而成,結構為“耿耿于懷”+“節節高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職場上一直保持耿節,從不接受賄賂。
2. 她是一個耿節的人,無論遇到什么誘惑都不會動搖自己的原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耿節”拆分成“耿耿于懷”和“節節高升”兩個部分記憶,然后通過與耿弇的故事聯系起來,加深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耿耿于懷”和“節節高升”,以擴大詞匯量和加深對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耿節的孩子,從不欺負其他同學。
2. 初中生:老師常常以耿節為榜樣,要我們做一個正直的人。
3. 高中生:在面對誘惑時,我們要像耿節一樣堅守自己的原則。
4. 大學生:只有擁有耿節的品質,才能在職場上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