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踰戶
成語(Idiom):足不踰戶 (zú bù yú hù)
發音(Pronunciation):zú bù yú 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為謙遜、不越過自己的門檻,不越出自己的地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足不踰戶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一個人謙遜、不越過自己的界限,不越出自己的范圍。它強調了一個人應該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要貪圖外面的東西,要腳踏實地,守住自己的本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足不踰戶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謙遜、不越界的行為,可以用在日常生活、工作場合以及教育教學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告子上》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孟子告訴弟子鼓勵他們要謙虛謹慎,不要貪圖虛名和權勢,要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越過自己的門檻,不越過自己的地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足不踰戶由四個漢字組成,其中“足”表示腳,表示行動;“不”表示否定;“踰”表示越過;“戶”表示門檻、界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成績優秀,但一直保持著足不踰戶的態度。
2. 在成功之后,他仍然保持謙遜,一直足不踰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自己的門檻前,腳踏實地,不越過門檻,不越出自己的地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謙遜、守分有關的成語,如“守株待兔”、“安分守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學習足不踰戶,不貪玩,好好完成作業。
2. 初中生:作為班級的學生干部,我要謹記足不踰戶的原則,不濫用權力。
3. 高中生:考試成績再好也不能驕傲,要保持足不踰戶的態度。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我要學會足不踰戶,不浮躁,踏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