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昧
成語(Idiom):頓昧(dùn mèi)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m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思想、言論等突然間不再迷惑,得到明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頓昧意為突然間不再迷惑,思想或言論得到明悟。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時刻突然明白了某個問題的真相或本質,從而改變了自己的觀念或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某個時刻豁然開朗,突然間明白了一件事情的真相或本質。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某個時刻突然改變了自己的觀念或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楊震傳》記載了“頓昧”一詞的故事。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散文家,他在年輕時曾經是劉備的幕僚。有一次,劉備問楊震:“天下為誰而立?”楊震回答:“天下立國,為的是使百姓安居樂業?!边@個回答使劉備頓時豁然開朗,明白了治國理政的真正目的。從此劉備對楊震十分敬重,認為他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后來,人們就用“頓昧”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時刻豁然開朗、明白事理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頓昧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學生在老師的講解下頓昧了數學中的難點。
2. 經過多年的探索,科學家們終于頓昧了宇宙的奧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頓昧”與“突然明悟”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梢韵胂笠粋€人在一片迷霧中行走,突然間迷霧散去,他豁然開朗,明白了一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與明悟、覺悟相關的成語,如豁然開朗、恍然大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經過老師的解釋,我頓昧了這道數學題的解法。
2. 初中生:讀了這本書后,我頓昧了很多關于人性的問題。
3. 高中生:經過一番思考,我頓昧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4. 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我頓昧了很多關于職業發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