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謡
基本解釋
(1).指《詩經》的十五國風。《南齊書·皇后傳論》:“后妃之德,著自風謡,義起閨房,而道化天下。”
(2).泛指反映風土民情的歌謠。《后漢書·方術傳上·李郃》:“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採風謡。” 唐 皮日休 《霍山賦》序:“臣 日休 以文為命士,所至州縣山川,未嘗不求其風謡。” 應修人 《天未曉曲》:“想起我的簫,想起新抄的新風謠。”
(3).謠傳,未經證實的消息。 唐 高適 《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詩:“標格誰當犯?風謡信可聽。” 黃葆楨 《西湖品茗》詩:“風謡吹到都成警,詩諦參來即是禪。” 李大釗 《Bolshevism的勝利》:“最近 荷蘭 、 瑞典 、 西班牙 也有革命社會黨奮起的風謠。”
成語(Idiom):風謡(fēng yáo)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y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高妙,聲音悅耳動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謡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用來形容言辭高妙,聲音悅耳動聽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文章、音樂、演講等方面的表現,表示其優美動聽,頗具藝術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風謡可以用來形容各種藝術作品,如音樂、詩歌、小說等。也可以用來形容演講、辯論等口語表達。在贊美他人的表現時,也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楚辭·九辯》中有一篇名為《九辯·風謡》的文章,其中描述了楚國的樂舞風謡的情景。這篇文章中使用了“風謡”一詞,成為了后來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謡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風謡動聽,讓人深受啟發。
2. 這首音樂真是風謡絕倫,讓人陶醉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風謡的發音和含義,想象一陣清風吹過,帶來了悅耳動聽的聲音,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楚辭中的其他篇章,深入了解楚國的文化和藝術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故事真是風謡,我聽得津津有味。
2. 初中生:這篇文章的描寫真是風謡,讓人仿佛置身其中。
3. 高中生:他的演講技巧真是風謡,令人難以忘懷。
4. 大學生:這首音樂的曲調真是風謡,引人入勝。
5. 成年人:他的辯論能力真是風謡,讓人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