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數
成語(Idiom):信數
發音(Pronunciation):xìn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語或行為誠實可信,數理清晰明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信數源自《孟子·梁惠王上》:“信者,人之所以立身也,數者,人之所以治事也。”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想立足社會,首先要有信譽,言行要誠實可信;同時,要有謀劃能力,做事要有條理、有計劃。信數成語強調了誠信和能力兩者缺一不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信數主要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能力兼備,既有信用又有才能的情況。可以用來贊揚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和誠信品質,也可以用來提醒人們要注重培養自己的信譽和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信數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孟子時期。孟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性善論”,強調人性本善,認為人們應該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個人的發展。信數成語正是孟子思想的體現,他認為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必須具備誠信和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信數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信”和“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情總是信數兼備,所以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2. 只有信數兼備的人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里拿著一把尺子(數)和一封信,表示他既有計劃和能力,又有誠信和信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孟子的思想和其他與信譽、能力相關的成語,如“言行一致”、“名副其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和信數的同學一起玩,因為他們說話算數,做事情靠譜。
2. 初中生:老師總是稱贊他是一個信數的學生,因為他不僅成績好,而且為人誠實可信。
3. 高中生:在大學申請過程中,學生的信數很重要,要有好的學習成績和良好的品德。
4. 大學生:在職場上,信數成為了一個人能否得到認可和晉升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