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傍
成語(Idiom):傍傍
發音(Pronunciation):bàng b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互相附近、相互依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傍傍是一個形容詞,由相同的字重復組成。它表示兩個人或兩個事物互相依靠、互相附近,形成一種相互關聯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傍傍常用于描述人際關系或事物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例如,可以用來形容夫妻之間的相互支持、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或者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相互依賴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傍傍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論語·子罕篇》。其中有一句話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一個人不被別人所了解卻不生氣,這不正是君子的表現嗎?這句話中的“不知而不慍”就是傍傍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傍傍是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的形容詞,表示相互依靠、互相附近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倆傍傍地走在街上,彼此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
2. 這對夫妻傍傍地生活了幾十年,始終相互扶持。
3. 這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互相傍傍,彼此之間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傍傍這個成語與人們互相依靠、互相附近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兩個人手牽手,靠得很近,這樣就能夠記住傍傍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互助互利”、“相互依賴”等,來擴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和我的好朋友傍傍地走在學校的操場上。
2. 初中生(13-15歲):在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互相傍傍,相互支持。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社團的成員之間傍傍地相處,形成了緊密的團隊合作關系。
4. 大學生(19-22歲):在大學里,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傍傍,共同進步。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夫妻之間應該傍傍地生活,相互扶持,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