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頤
基本解釋
以手托下巴。 唐 白居易 《除夜》詩:“薄晚支頤坐,中宵枕臂眠?!?宋 蘇軾 《十八大阿羅漢頌》:“第六尊者右手支頤,左手拊穉師子,顧視侍者擇瓜而剖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粉蝶》:“每為之鼓《天女謫降》之操,輒支頤凝想,若有所會?!?/p>
英文翻譯
1.[書] cup one's check in the hand
成語(Idiom):支頤
發音(Pronunciation):zhī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托腮支頤,表示閑散無事,悠閑自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支頤是一個形容詞,形容一個人悠閑自得,無所事事的樣子。成語來源于《論語·子罕篇》,原文為“子罕曰:‘君子亦有惡乎?惡德也。亞之曰:‘亡仁惡乎?亡義惡乎?’亞之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其中“內省不疚”一句意為自我反省無愧,心境舒暢,后來引申為無所事事,悠閑自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支頤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閑暇時間,無所事事,悠閑自得的狀態。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度假、休閑時的輕松自在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支頤的故事起源于《論語·子罕篇》中的一段對話。這段對話是孔子與弟子子罕的一次交流,子罕問孔子君子是否也有惡的地方,孔子回答說君子無惡之處,子罕又問君子亡仁亡義是否會感到憂慮和恐懼,孔子回答說君子內省無愧,所以不會感到憂慮和恐懼。后來,人們將孔子的回答中的“內省不疚”引申為無所事事,悠閑自得的狀態,形成了成語支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支頤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一副支頤的模樣。
2. 放假了,我可以支頤一下,好好休息一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支頤的發音與“支腮”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支腮的動作是一種悠閑自得的姿勢,與支頤的含義相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支頤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支吾”、“頤指氣使”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放假了,我可以支頤一下,好好玩一下。
2. 初中生:他整天無所事事,一副支頤的樣子。
3. 高中生:考試結束后,我終于可以支頤一下,好好休息了。
4. 大學生:放假了,我打算支頤一下,去旅行放松一下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