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甑
成語(Idiom):墜甑(zhuì zèng)
發音(Pronunciation):zhuì z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人才被埋沒或被忽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墜甑,甑指古代的一種煮飯的器具,墜甑比喻人才被埋沒或被忽視。在古代,甑是用來煮飯的器具,而墜甑則是指甑中的米掉落在地上,被埋沒在泥土中,不能繼續被使用。引申為人才被埋沒或被忽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利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墜甑一詞通常用于描述有才華但被忽視或被埋沒的人。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領域的人才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機會,或者某個團隊中有潛力但被忽視的成員。也可以用于自我評價,表達自己覺得自己有才華但得不到重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運篇》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人才被埋沒的悲慘遭遇。甑中的米掉落在地上,被埋沒在泥土中,不能繼續被使用,因此形成了成語“墜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墜”和名詞“甑”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墜甑的藝術家,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
2. 這個團隊里有很多墜甑的人才,他們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墜甑”與“被埋沒”的意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甑中的米掉落在地上,被埋沒在泥土中,無法繼續被使用,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和理解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成語“墜甑”相關的故事和典故,深入了解成語的使用場景和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墜甑的畫家,畫得非常好但沒有人欣賞。
2. 初中生:她是一位墜甑的歌手,唱功很棒但卻沒有機會登上大舞臺。
3. 高中生:這個班級里有很多墜甑的學生,他們的才華被埋沒在學業的壓力中。
4. 大學生:他是一位墜甑的科研人才,他的研究成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推廣。
5. 成年人:她是一位墜甑的企業家,她的創業項目一直沒有得到投資者的關注。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