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餼
成語(Idiom):稍餼(shāo fù)
發(fā)音(Pronunciation):shāo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稍微吃點食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稍餼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吃飯時只吃一點點食物。它表示吃得不飽,吃得很少。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稍餼常用于形容吃飯不飽或者吃得很少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自己或他人的飲食。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物品或資源的供應緊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稍餼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十一年》。據說,齊國的襄公為了表達對魯國的友好之情,特意派人送去了一頓飯。然而,魯國的公子駘(dài)卻只吃了一點點而已,沒有吃飽。這件事情傳到了齊國,襄公非常生氣,認為這是對他的不尊重。因此,人們就用“稍餼”來形容吃得很少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稍餼是一個形容詞,由“稍”和“餼”兩個字組成。其中,“稍”表示一點點,稍微的意思;“餼”表示飯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今天中午只吃了一點點飯,真是稍餼而已。
2. 這家餐館的菜量很小,每次吃飯都只能稍餼一頓。
3. 考試前,他為了減壓,只吃了一點點東西,結果考試的時候有些稍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稍餼”與“吃得不飽”、“吃得很少”這些意思進行聯系,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一飯三吐哺”、“食不甘味”,來進一步了解與飲食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昨天吃飯的時候只吃了一點點,真是稍餼而已。
初中生:考試前我為了集中注意力,只吃了一點點東西,結果考試的時候有些稍餼。
高中生:這家餐廳的菜量很小,每次吃飯都只能稍餼一頓,真是讓人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