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附
成語(Idiom):攀附(pān fù)
發音(Pronunciation):pān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為了謀取個人利益或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依附于他人或事物,借助他人或事物來提升自己的地位或權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攀附是一個貶義詞,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出于私利而投靠權貴或富有勢力的人。這種人往往沒有真正的才能或品德,只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而主動依附于他人或事物。攀附的人常常會出賣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甚至背離道德底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攀附這個詞語常常用于批評那些出于私利而不擇手段的人,或者形容一種不健康的社會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攀附來警示自己不要為了個人利益而失去自我,要保持獨立思考和做事的原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攀附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社會。在古代,社會地位和財富往往掌握在少數權貴和富有勢力的人手中,許多人為了謀求個人利益而主動依附于他們。這種現象在古代社會非常普遍,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攀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攀”指攀爬、依附,而“附”指附著、依附。兩個字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依附于他人或事物的形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謀取個人利益,不惜攀附權貴。
2. 這個人沒有真正的才能,只會攀附有權有勢的人。
3. 攀附并不能帶來真正的成功,只會讓人失去自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攀爬在山上,試圖依附于高處的一棵樹,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攀附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階級制度和權貴統治的歷史背景,以更深入地理解攀附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為了考試作弊,攀附了班級里的聰明同學。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提高自己的社交圈子,她經常攀附一些有名氣的人。
3. 高中生(16-18歲):他為了進入名校,攀附了一位校長的親戚。
4. 大學生(19-22歲):有些人為了找工作,會攀附一些高層領導。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不擇手段地攀附權貴,最終敗得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