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
基本解釋
即通草。藤本植物。掌狀復葉,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雌雄同株,花紫色;結漿果,可食。果實和莖入藥。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通草》:“有細細孔,兩頭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謂木通也。”
英文翻譯
1.【醫】 Akebia quinata Decne.; aristolochiae lignum; caulis akebiae
2.Rajania quinata Thunb.
成語(Idiom):木通(mù tōng)
發音(Pronunciation):mù t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能夠通達事理,善于交際、處理事務的能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通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由“木”和“通”組成。木通原指一種藤本植物,具有攀附能力,能夠順利地通達高處。在成語中,木通比喻人具有通達事理、善于交際、處理事務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通通常用于形容人在處理事務、交際能力上出色,能夠順利解決問題、達到目標的情況。可以用于贊美、夸獎或描述某人的能力超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木通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和傳說中。木通一詞最早見于《荀子·勸學篇》中,用來形容人的才智敏捷,能夠通達各種事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木通屬于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木通的人,無論是處理工作還是與人交往,都非常得心應手。
2. 她具備木通的才智,能夠迅速理解問題的本質并提出解決方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幫助記住成語“木通”。可以想象一株藤本植物攀附在樹上,順利通達高處,表示人具有通達事理、善于交際、處理事務的能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人的能力、才智相關的成語,如“口才”、“慧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是一個木通的同學,不僅學習好,還能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
2. 初中生(14歲):她具備木通的能力,能夠在班級組織活動時,順利協調各個方面的事務。
3. 高中生(17歲):他是學校里的木通人物,不僅在學術上表現出色,還在社團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