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
基本解釋
(1).一次集合;一次會聚。《左傳·僖公十九年》:“今一會而謔二國之君,又用諸淫昏之鬼,將以求霸,不亦難乎?”《景德傳燈錄·拘那舍末尼佛》:“説法一會,度人三萬。”
(2).特指一次宴會。《資治通鑒·唐代宗大歷二年》:“ 郭子儀 入朝,上命 元載 、 王縉 、 魚朝恩 等互置酒於其第,一會之費至十萬緡。”
(3).會見一次。《后漢書·郭太傳》:“婦謂姑曰:‘今當見棄,方與 黃氏 長辭,乞一會親屬,以展離訣之情。’” 唐 薛宜僚 《別青州妓段東美》詩:“經年郵驛許安棲,一會他鄉別恨迷。”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秋鴻 來,言 仲仙 昨日偕姐妹攜 緑嬰 四人至 宜興 玩水。 可覲 請令生往一會。”
(4).指很短的時間或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人也要做經紀的人,就與他商量一會,可知是好。”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一折:“仙子,您直恁般慌速,便再停止一會兒也好。”《紅樓夢》第十八回:“ 賈妃 道;‘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見!’” 老舍 《正紅旗下》四:“西北風不大,可很尖銳,一會兒就把大姐的鼻尖、耳唇都吹紅。”
(5).迭用于兩個以上非同義詞或謂語前面,表示短時間內不同情況的交替。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燈光很暗,隨著音樂旋律的快慢,燈光一會是紅色的,一會是藍色的,一會又是紫色的。”如:這里的天氣一會晴,一會陰。
(6).三十運為一會。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安知十年、百年、一紀、一會、一元之間,又豈無大四時邪?”《朱子語類》卷二四:“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一元有十二會;一萬八百年為一會,一會有三十運。”參見“ 一元 ”。
成語(Idiom):一會(yī huì)
發音(Pronunciation):yī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小段時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時間很短暫,一會兒就過去了,常用來形容時間的短暫和轉瞬即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動作或事件發生的時間很短暫,也可以表示等待的時間很短。常用于口語交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沒有特定的故事起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量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會兒就走了,我沒來得及跟他說話。
2. 等一會兒,我馬上就回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會”與“一瞬間”進行聯想,因為它們都表示時間很短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時間相關的成語,如“一剎那”、“一日千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一會兒就寫完作業了。
2. 初中生(13-15歲):等一會兒,我馬上就到學校了。
3. 高中生(16-18歲):她一會兒就考試了,好緊張啊。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項目我一會兒就完成了,不用擔心。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等一會兒,我一會兒就回家了,不用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