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
基本解釋
[釋義]
(名)封建社會里指沒有功名的人。
[構成]
偏正式:白(丁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commoner; common man; illiterate person; private (in feudal China)
詳細解釋
◎ 白丁 báidīng
(1) [common people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illiterate person]∶沒有取得功名的平民
往來無白丁。——唐· 劉禹錫《陋室銘》
(2) [commoner] [古]∶平民。也指臨時征集的無軍籍的壯丁
(1).指沒有功名的人;平民?!端鍟だ蠲魝鳌罚骸癌z 隋文帝 ﹞謂公主曰:‘ 李敏 何官?’對曰:‘一白丁耳?!?宋 岳飛 《奏乞除在外宮觀第三札子》:“伏念臣起自白丁,誤蒙器使?!?明 無心子 《金雀記·擲果》:“家世 洛陽 ,性習豪邁,甘為紈袴,又恥白丁?!薄?a href="/r_ci_ade2e82d676a35f2bb8246543d3c679d/" target="_blank">十月》1981年第5期:“要唱獨腳戲,自己吹自己……談笑無白丁,往來皆知己?!?br>(2).指不學無術或缺乏知識的人。亦指文盲。 唐 劉禹錫 《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明 王錂 《春蕪記·報仇》:“每嘗聞得那 季小姐 精於翰墨,這封書,恰像個白丁寫的。”《人民日報》1981.4.4:“一分到公社衛生院我就開始學點業務知識,一兩年下來,至少不是白丁了?!?br>(3).舊指臨時征集的壯丁。也稱白徒。《宋書·沉攸之傳》:“既至京都,詣領軍將軍 劉遵考 ,求補白丁隊主。”《南史·王敬則傳》:“ 胡松 領馬軍突其后,白丁無器杖,皆驚散。”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納諫》:“更有勑旨,今年白丁多已役訖,若從此放免,并是虛荷國恩。”《舊五代史·僭偽傳二·劉守光》:“屬 瀛洲 軍亂,殺郡守, 仁恭 ( 劉仁恭 )募白丁千人討平之, 匡威 壯其才,復使為帳中爪牙,令將兵戍 蔚州 。”參見“ 白徒 ”。
成語(Idiom):白丁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d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或沒有專業技能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丁是一個古代的漢語詞語,最初是指沒有參加科舉考試或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后來,這個詞語引申為沒有專業技能或知識的人。白丁通常被視為無知或無能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丁這個成語在口語中常用來形容某人的無知或無能。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或沒有專業技能的人。同時,也可以用來自嘲或調侃自己的無知或無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丁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中國,參加科舉考試是進入官場的主要途徑,而沒有參加考試或沒有通過考試的人通常被稱為白丁。白丁這個詞語逐漸引申為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或沒有專業技能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丁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白”和“丁”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讀過一些書,但還是個白丁,對這個領域一竅不通。
2. 這個項目需要專業知識,我們不能讓一個白丁來負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丁這個成語與無知或無能的形象聯系起來,例如想象一個人全身白色,表示他沒有知識或技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和科舉考試的歷史,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白丁這個成語的含義和起源。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是個白丁,但他很努力學習,將來一定能變得很厲害。
2. 初中生:我不想成為一個白丁,所以我要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3. 高中生:這個學生雖然成績很好,但他在其他方面卻是個白丁,一點專業知識都沒有。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努力學習,不能成為白丁,要有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